大闸蟹每天大概能爬行十几公里,是名不虚传的海陆“装甲猛士”,它们擅长毁坏捕鱼工具,在毁坏生态环境的同时,大闸蟹还不时的在河道案上打洞,有时打的洞能延伸到河底数米,彻底毁坏水坝,导致河岸的这些建筑都饱受着大闸蟹的摧残。
据说“
大闸蟹”早在19世纪初就开始移民欧洲,可是大闸蟹是怎样去欧洲的呢?欧洲人发达的商业头脑早就觉察了这种厌恶的小生物在中国的囤积居奇,再加上精明的中国商人推涛作浪,大量的大闸蟹被销售到很多中餐厅,还有一大部分带着“海归”之后的光环,返销回中国。需要回顾一下大闸蟹到底是怎样去欧洲的呢,1912年,在德国北部一个小镇的一条河畔,一只其丑无比长者毛茸茸的爪子的小生物从草丛中探出,被当时一位眼疾手快的渔夫逮个正着,把这个奇怪的小家伙送到了当地的博物馆鉴定,这是大闸蟹早年在欧洲亮相的背景,但具体真实性还是有待考究的。
大闸蟹每天大概能爬行十几公里,是名不虚传的海陆“装甲猛士”,它们擅长毁坏捕鱼工具,在毁坏生态环境的同时,大闸蟹还不时的在河道案上打洞,有时打的洞能延伸到河底数米,彻底毁坏水坝,导致河岸的这些建筑都饱受着大闸蟹的摧残。
后来,英国自然博物馆还为此建立了一个研究小组,生物学家们为如何对付这群可恶的小生物头疼不已。当时自然基金会的有报表称,大闸蟹在德国带来的损失已高达80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6亿4千万元),在泰晤士河里的大闸蟹也越来越多,10年过来了,英国人也选择逆来顺受,而美国人治理大闸蟹的办法是投毒,结果本土的水生物却少了很多,大闸蟹倒是没死几个,得不偿失。英国人不敢随意效仿,只能另寻它法:想办法吃掉它。
他们特意专研了一年,发现大闸蟹无毒,可以放心食用了。于是《独立报》有个专栏记者,在2009年时成为了英国第一个吃大闸蟹的人;并在独立报上写了一篇美食报导,讲述大闸蟹有多好吃啊多美味,还简单地写了个菜谱。《每日邮报》也相继在报道大闸蟹,呼吁更多的人来吃大闸蟹,也附上了大闸蟹的吃法,可是《每日邮报》这篇文章当时的评论为0,完全没有英国人理睬它。
随便你们怎么说我们英国人就是不吃,就不吃!
这玩意儿再好吃能比披萨、薯条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