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区大闸蟹专卖店-揭秘吃蟹为何没“蟹味”
重庆大渡口区大闸蟹专卖店-揭秘吃蟹为何没“蟹
重庆报讯 深秋是大啖螃蟹的时节,吃完后双手沾“腥”好几天,是很多人对螃蟹的最深印象。可记者昨天在采访时却偶然听到一位餐饮界人士大叹:现在的螃蟹不怎么吃得到“螃蟹味”了,啃完螃蟹,打点肥皂,手上基本上就没了腥味。同是螃蟹,为何有这样的差异呢?有关人士一语中的———今时今地,螃蟹自身的“饮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影响到了品质。
重庆大渡口区大闸蟹专卖店的王老板向记者介绍好螃蟹的四大特征:一是蟹壳呈青泥色,平滑有光泽;二是腹部十分洁白,无黑色斑点;三是蟹脚毛长顺滑,呈黄色;四是蟹爪肉质细腻,膏肉丰满。这种高规格的螃蟹因市场价较高,每斤大多在百元以上,所以农贸市场上很鲜见,大多数出口或流到了其他城市。
“本该喂活食的,改喂了玉米等粮食;一亩最多只可投300只蟹苗的,一下子‘住’了500只蟹。”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一个现象特别怪,就是5两、6两的螃蟹多得泛滥,在公蟹4两、母蟹3两以上的规格蟹群体中,6两以上的蟹可占到30%%。原因很简单,是多方面的逐利行为导致的。因养殖户增多,使得养殖水面一个紧挨一个,造成水流不畅通,这一定程度上污染了螃蟹的居住环境。另外,螃蟹吃的东西有很大变化,本来螃蟹都是吃螺蛳、小鱼等活食的,可现在养殖户均是投放玉米、土豆、南瓜等粮食,甚至人工饵料,这些都使螃蟹个头增大,生长周期也从一年压缩至六个月。